109/04/29 為何不普篩?陳時中「上課20分鐘」:有科學依據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28)日下午宣布,台灣今無新增武漢肺炎(COVID-19)確診個案,連續3天「0確診」。而今天也是指揮中心開設滿100天的日子,陳時中也在記者會上用了20多分鐘向媒體及民眾「科普」有關PCR檢測、快篩及普篩的比較及相關成效。
台確診累計429例 恐有潛在感染者!
陳時中指出,台灣有2300萬人,這100天內有因呼吸道疾病而就診的人約有500萬人,經過醫師評估後找出6萬多人進行武漢肺炎相關通報,再用PCR檢測篩檢,找出了429例確診,其中55例本土感染、343例境外移入及31例敦睦艦隊病例。他坦言,剩下的1800萬人應該、真的是有潛在的感染者,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危害減到最低。
PCR、快篩、普篩... 陳時中解釋「哪個適用台灣」
陳時中說,若台灣針對2300萬人使用快篩普篩,1人花費200元,要花46億元,「價格較低、準確度偏低、偽陽及偽陰性率高」,且還有後續偽陽性病人的處理費用;若用PCR檢測普篩,1人花費3000元,就要花690億元,「準確度高、但價格高、且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」。他談到,我們用現在的方法做,使用PCR篩檢6萬0956人,只花了1.8億,「經濟效益比較好」。
指揮中心表示,假設我國盛行率為18/10000,看似健康的人口1800萬人,需花費540億元進行普篩,才能夠驗出其中3萬2577人無症狀感染者,其中還有1797人屬「偽陽性」,需將上述偽陽性個案進行隔離後再檢測,才能回復正常生活。
不過各界關心,雖然只花1.8億,但漏掉的人怎麼辦?陳時中說,以目前疫情狀況來看,武漢肺炎相關通報6萬0956例中,以PCR檢測花費1億8千萬元,進一步進行疫調後「僅10人查無感染源」,後續影響17人確診。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,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,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,且不符效益。
台灣為何不普篩?指揮中心:有科學依據
至於別國都在為什麼要普篩、得來速快篩,台灣為什麼不做?陳時中直說「他們罹患率很高」,「台灣不普篩有科學依據」,像韓國、義大利疫情狀況嚴重,僅能透過封城、大量篩檢,進行個案分流治療;待疫情獲得控制後,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。而台灣個案數少,透過醫師評估症狀,準確通報採檢,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,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,有效控制疫情。
抗疫百日!陳時中:台灣戰略方法不會變
談到「篩檢的迷思」,陳時中說,大家常常想說「篩檢陰性後就不會得病」,但陰性只是代表你以前沒得過病,並不代表以後不會得病,但若馬上丟掉口罩、不保持社交距離、隨意出入人潮擁擠場所,「你就中了」。陳時中強調,根據成效,台灣目前的戰略方法不會變,但很多科學證據不斷出來,說不定也會調整,但以現在的狀況「精準防疫是成功的」。